老年人运动的十项原则
渐进性原则
先进行动作量小、简单的健身运动,循序渐进。再选择适应自身特点的、动作较大、较为复杂、易于健身的项目。
均衡性原则
要选择使四肢、内脏(心、肺、脑)都能得到锻炼的活动。“生命在于平衡。”尤其老年人,要努力使自己保持与环境、营养、阴阳、动静、心理五个方面的平衡。
对称性原则
要注意两耳双眼、上下牙齿、左右手足、胸腹与背部等对称运动,以防偏衰。
交替性原则
体脑交替,促进新陈代谢的旺盛;动静交替,“不动则废,动过则损,动静结合,更为上乘”;上下交替,在做高位健身时,注重低位运动,使全身健康;左右交替,使大脑功能平衡,防止患中风症;前后交替,前行倒走、胸背锻炼结合,预防和治疗驼背、腰腿痛等病。总之,伸与屈、旋与转、按与摩、捏与推、行与跑、泳与走、骑自行车与郊游等交替进行,各得其所。
季节性原则
健身项目应随气候的变迁而更换,与节气相适应。
趣味性原则
可根据个人爱好,选择有趣有利健身的项目。
持久性原则
体育锻炼不能一暴十寒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健身贵在坚持,做到一天不停,年年不断,取得显著效果。
康乐性原则
要明确老年人健身的性质,主要是康乐。既搞些必要的比赛,推动平时的健身活动;也要提倡安全、团结、健康、友谊、风格,做到输赢一笑两欢,不搞激烈的竞争与拼搏。
广泛性原则
要提倡健身运动大、中、小型相结合,着眼基层,考虑多数,小型为主,单位为主,机动灵活,多种多样,体现群众性、广泛性的精神。
向上性原则
要身体健康,更要思想健康。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、无神论,占领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阵地。老年人要坚持读书看报,活到老,学到老,改造到老,健身到老。
二
老年人保健的七种方法
强壮心脏法
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要穴,在手掌握横纹中,第二、三掌骨之间(即手心),经常按压此穴位,有强壮心脏的作用。可用两手母指互相按压,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压,时间自由掌握,长期坚持此法则心火下降,故曰降火劳宫。
健脾和胃法
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,是全身强壮要穴,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。经常按摩此穴能健脾和胃,有补养气血之功,中医自古就有“肚腹三里求”之说。脾为后天之本,脾胃功能强壮,人即健康长寿。
促进睡眠法
中医多认为失眠是心肾不交、水火未济。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原欠,位于足掌前1/3与后2/3交界处出现的凹陷处(即足心)。每晚临睡前半小时,先擦热双手掌,右掌按摩左涌泉,左掌按摩右涌泉,各36次,可促进睡眠,使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则水火既济,心肾相交。
预防感冒法
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,把住了呼吸道这个关口,病毒就会避而远之。每天轻轻地嗅杯中酒味,可保持鼻嗅的灵敏,长期坚持,对预防感冒有特殊功效。
枕头防白法
每天早晚用双手指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,由轻到重,再由重到轻梳36次,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使经络疏通,气血调和,不但能防白发,还可使头目清醒。
防治便秘法
清晨空腹口服200毫升温热盐水后按摩腹部,或转腰动胯,使水在胃内震荡,如清洗瓶子一样,可清除胃内残渣物质,并能润肠通便。
壮腰健肾法
“肾之盛则寿延,肾之衰则寿夭”。这是长寿的要诀。扭摆腰部可壮腰健肾。方法是:站立,两手插腰,上身向前稍倾,慢慢左右扭摆腰部,逐渐加快,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度,早晚各一次。
三
老年人保健的重点
老年人保健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控制三大类老年病。
一类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导致丧失工作能力的心血管病(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病、肺原性心脏病等),这种疾病80%发生在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。
预防的5条措施是:
(1)低脂饮食:控制血清胆固醇含量;
(2)经常运动:不运动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经常运动者增加近两倍;
(3)不吸香烟:每日吸烟20支以上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两倍;
(4)控制应激:减少因精神紧张而使冠状动脉痉挛和动脉硬化;
(5)预防肥胖:避免并发血脂异常和高血压。
二类是脑中风、帕金森氏病、老年期痴呆等脑疾病。
预防的措施有以下4条:
(1)合理的生活方式,其要点与心血管病保健措施基本相同;
(2)心理卫生,尤其要注意调节情绪,预防抑郁;
(3)预防颅脑外伤,防治甲状腺疾病,因这些伤病会成为日后引起脑退变的一个因素;
(4)服用有健脑作用的食品、维生素及保健药,如人参、黄芪、杞子、党参、五味子、银杏叶制剂、烟酸、叶酸、维生素E等。
三类是骨关节、肌肉疾病。如老年性关节炎、骨质疏松、骨折、颈椎、肩关节等退行性病变。
保健措施有三条:
(1)采取正确身体姿势和活动方式,避免关节劳损;
(2)经常进行关节肌肉保健性锻炼,特别是股四头肌(保持膝关节)、腰背伸肌(保护腰椎)的锻炼;
(3)注意行走活动的自我保护,避免外伤。
四
老年人应警惕的一些信号
★
疼痛
身体各部有疼痛,反复发作是特征。原因务须要清楚,医药不慎误病情。
疲劳
疲劳原因有多种,动作劳力已过猛;生活骤变身心郁,感染贫血步难行。
头疼
长期头痛应注意,耳眼鼻喉或神经,检查内脏心血管,胡乱用药可不行。
体重变化
体重剧增莫忽视,是否浮肿、肥胖症?体重骤减患甲亢,谨防肿瘤、结核病。
视力变化
眼睛模糊看不清,灯光周围观彩虹,神经萎缩青光眼,白内障是常见病。
消化不良
消化不良多齿病,缺牙、龋牙、牙周痛,咀嚼不细难消化,必须补、治讲卫生。
腰酸背痛
尿道感染、肾结石、腰肌劳损或风湿,骨质增生肩周炎,均可引起腰背痛。
腹泻或便秘
老年腹泻与便秘,发生原因要查明;细菌感染多腹泻,便秘常有习惯性。
(稿件来源:宝鸡市中医医院 仝俐功) 本期统筹:孔 群